第85章 闭上眼睛就没有悬崖-《鬼墓迷灯》


    第(3/3)页

    如果没有任何人,动物,或者替代观察者的相机胶片,那么久没有彩虹,这个时候,有的只是空气中一些散碎的小雨滴而已。

    你们看电视,感觉到喜怒哀乐,又哭又笑,实际上没有人看它,只是一些不同的电子在乱蹦乱跳而已,它还是电视么?

    同样的还有风,如果没有观察者,有没有风的存在呢?

    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给出了答案,《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仁者心动,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并不是心外什么都没有,而是万事万物,没有观察者,没有意识的存在,根本不能准确判断。

    而不能准确判断,就不是真实的,对于观察者而言,就是虚幻的。

    西方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或者贝克莱所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闭上眼睛就没有悬崖,意思都差不多。

    从易经来说,生生不息谓之易,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中,既然在变化,又怎么可能被完全认知呢?

    现在的你,和一分钟之前的你,体内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化学变化,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不知道多少生命力在流逝,你又能说得清吗?

    天有不测之风云,风云雷电天地变化,王朝更迭社会变化,这其中奥秘又有谁能说得清?

    拿出一个石子打水漂,其轨迹1o万个物理学家都算不出来。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就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因为永远有你了解不了的知识,永远不了解的规律。

    所以,我说出第一个观点,万事万物是不可以被彻底认识,或全部认识。

    没有人能说出一个鸡蛋的所有,你的眼睛不可能看到鸡蛋的全部。

    而你所有的认识,都是建立在一些人为制定的标准或者你的感觉,你的感官,而这种感官通常是不真实的。

    当然,如果一切都变来变去完全不可知的,那就真的成虚无主义,那就没有意义,所以必须有参照物,必须有标准,必须有个人和生命的存在,那么认知一切才有意义。

    因此,第二个观点,你可以认识一件事物,可以分清真实和虚幻,但是必须有参照物,而这种参照物,一定会有人的思维,人的意识参与。

    你们同不同意?

    如果不同意,可以拿出任何一个事物来反驳我。”

    三叔说完,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我们。

    我们全都愣在原地,难道这三叔除了看佛经,研究傩文化外,还研究量子力学和哲学,还做摸金校尉盗墓,这精力也太旺盛了吧。

    果然,摸金校尉技术含量第一,不服不行。

    我们努力的思考,组织语言准备辩论,都知道绝对不能退缩,否则被辩论倒,很可能就在这楼兰鬼城,一辈子陪着古怪的三叔玩耍了,最终死亡。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死亡辩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