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最后的东晋-《大魏霸主》


    第(2/3)页

    “神雨,还神雨呢!”司马聃异常郁闷的道:“朕的行宫已经被水淹了,皇后和太子乘坐朕的玉辂出行,结果又陷进泥潭中,差点出大事。朕这是做了什么孽啊,连桀纣都没有被上天这么惩罚过,可是朕的行宫却被水淹了,真是千古奇闻啊!”

    萧乐子无非无语。无锡是安置北迁汉人的人口最多城市之一,随着大量汉人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这让整个无锡也变得寸土寸金,整个无锡城,居然拿不出像样的建筑当司马聃的行宫。最后无奈无锡城中最大寺院灵光寺(不是灵隐寺)的和尚迁走,安排司马聃入住。偏偏灵光寺地势极低,寺中还用大量的青砖铺地,结果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又没有办法排水,所以司马聃才被淹了。

    当然司马聃纠结的不是被水淹,而是一个君权神授的问题。东晋朝廷的建立,事实上并没有传国玉玺,属于白板朝廷。因为玉玺在洛阳时,被刘聪抢走了,石勒灭了前赵,后赵拥有了传国玉玺,结果又到了冉闵手中。在历史上冉智为了求助东晋朝廷的支援,拿出了玉玺,谢尚骗了玉玺,谢尚派出振武将军胡彬以及三百精骑,连夜送到了建康。因而谢尚被封给事中,前将军,尚书仆射(宰相)。可是在这个时空,司马聃还没有传国玉玺,就是所谓史书中的白板天子。

    皇帝作为上天派下界统治国家的,所以天子应该受到神灵的庇佑,那是绝对不应该被水淹的,同样也不会被地震、山崩等种种自然灾害袭击。就像明末年李自成,虽然成功打入北京城,可是大多数人仍不相信李自成是真命天子,因为李自成在攻打开封时被射瞎了一只眼。而历朝历代的开基立业之祖,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比如后世太祖,几次逃生,毛都没有伤到一根。晋朝朝廷有信心抵抗魏国的根本原因,就是冉闵也在洛阳痛失一臂,这才被人们认为不是真命天子。

    萧乐子道:“陛下,正所谓福祸所依,其实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魏国之胜在于甲固兵利,强弩劲矢,而且有火药神助无往不利。可是这场暴雨一下,魏国火药肯定不能再用了,当然魏国的劲弩也会被雨水泡得松软无力。失去了火药和弩机,魏军就等于失去爪牙的老虎,何虑之有?”

    惠山大营,此时是晋国最后的力量所在,司马聃把一万两千多虎贲军以及何谦招降的大集流民帅共计六千余武胜军,皆驻扎在惠山大营中。其实惠山大营,就是把惠山古镇内部居民清空,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当然晋军惠山驻有五六万人马,这对于一个只有南北长不足四里,东西宽不足两里的小镇来说,显得太过拥挤。那座海拔高不足百米的惠山,也驻扎了大量的兵马。

    此时守在惠山大营的晋军士兵哨兵,正三五正群的窝在草棚里躲雨。可是如此大的暴雨,草棚显然是挡不住这么大的雨,这些哨兵身上的衣服早湿透了。不了御寒,那些晋军士兵围着草棚里的火堆烧烤湿衣服。

    “这雨下得真大!”

    “是啊,我活了三十多年,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一个什长道:“可惜了,这场雨下来,不知道要毁多少庄稼。田产欠收,加上兵慌马乱,天知道今年会死多少人。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天气如此反常,必出妖孽啊。”

    “会不会出什么事情?”

    “能出什么事,不要瞎说,万一被将军听过,少不得一顶妖言惑众的帽子扣下来,打一顿板子那是轻的,脑袋说砍也就砍了!”

    “对了,该去巡视了!”

    “巡个屁啊!”一个老兵懒洋洋的道:“这种鬼天气,鬼都懒得出门。”

    一个士兵拿出一个酒葫芦,然后道:“没有酒,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头您先来一口,兄弟我可是攒了两个月的钱才买一葫芦仙人醉。这种天气,喝上一口,混身上下都舒坦。”

    就在什长接过酒葫芦喝了一口,然后又递给了其他士兵。就在一什士兵你一口我一口喝酒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其实死神已经来临了。

    什长喝了一口酒,酒气上涌,脸上出现红润之色,他望着夜空道:“这场雨也不知道下多久,即使在江南的雨季,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了。看样子,不下两三天,这雨是不会停的。不过这样也好,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没有办法打仗了。”

    什么说到这里,一什十个士兵都沉默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他们太多的袍泽失去了生命。十个晋军哨兵围着火堆,心事重重。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实力上的差距,让他们有些无奈。在晋国生活水平还是相当差的,普通百姓也只是勉强混个温饱。

    可是魏国进入开元年间,普通百姓已经脱离了贫困线。随着商税占据了魏国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加上海洋贸易中的收入,魏国的田税仅占财政收入的一成半,这样以来,魏国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得太多了。虽然不是天天白面馒头,大鱼大肉。也不是一年不见荤腥,特别是魏国养殖业发展迅速,这让魏国百姓都可以买到廉价的肉食和牛奶、羊奶以及马奶,随着高蛋白食物的食用,这让魏国人体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魏国和晋国主体民族都是汉族,可是双方因为营养不同,体质也悬殊非常大。

    魏国士兵可以穿着四十多斤重的铠甲,拿着兵刃,以及干粮,超过六七十斤的负重,徒步急奔百里,不需要休整,就可以直接投入作战。这种体质,让冉明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反观晋军,他们连魏军的一半都无法做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