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稳如老狗徐监国-《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3/3)页

    “还是站着吧,站着比较踏实。”

    群臣闻言,顿时肃然起敬!

    徐公这分寸拿捏的,太到位了!

    难怪陛下会放心让他监国……人虽年轻,但做的事情却一点不显骄纵,反而稳健无比!

    “臣等,拜见监国!”

    房玄龄捧着笏板,率先行礼道。兄

    “拜见监国!”

    群臣齐齐行礼喊道。

    “诸君无需多礼。”

    徐风雷抬了抬手,沉声道,

    “陛下出宫避暑,朝廷却还要运转,徐某不才,暂时代理朝政,行监国之事。”

    “今后的两个月,大家或许都要见到我这张脸站在玉阶之上,对你们发号施令。我也是第一次监国,若有不妥之处,万望海涵。”

    “若我有错,烦请指正;若有严重失职,可直接将弹劾奏折发往仁智宫,在陛下面前参我一本。”兄

    “对于这些,我都接受。”

    众臣面面相觑。

    这位监国大佬,一上来的姿态放的好低啊!

    几个和徐风雷相熟的重臣更是讶然——眼前这位的沉稳作风,完全不像是那位吊儿郎当,天天当甩手掌柜的徐太师啊!

    怎么,突然转性了?

    “我所愿所求,唯有四个字——”

    徐风雷负手而立,正色道,兄

    “正大光明!”

    “监国期间,我必行正大光明之事,也请诸君光明磊落,有事、有话,都放到明面上说,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好的。”

    “暗中生怨,阴害鬼谋,徐某这里,不欢迎!”

    这番话,他是昨天夜里就想好了的,是为两个月多的监国生涯定下基调!

    说话做事,都在太阳底下进行,让天下人都能看到听到,让远在仁智宫的李世民也能看到听到!

    如此,吉无咎也!

    “监国所言甚是,符合治国之至理,我等自当遵行。”兄

    魏征略一拱手,开口道。

    “我等当遵行不悖!”

    群臣亦是齐齐应声,算是认可了徐风雷定下的基调。

    “好。”

    徐风雷点了点头,神色放松了下来,淡笑道,

    “说起来,我这人比较讨厌开会,因为会议总是又臭又长,影响办事效率。”

    “诸君都是大忙人,手里头都要数不清的活儿要做,所以——今天的朝会咱们尽量高效一些,把该定的事情定好便可散朝,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兄

    长孙无忌一笑。

    这姿态,才是他熟悉的那个徐风雷嘛。

    “陛下出宫前,曾定下过两人管事。”

    徐风雷朗声道,

    “一切政务,由房玄龄主持,长孙无忌副之。”

    “所以,你们有任何政事,都可找房相公和长孙相公解决,不用来找我,我只负责把控大方向,不管具体的事。”

    “一切军务,由李道宗主持,李靖、李绩副之。”兄

    “眼下四海升平,并无军务,纵然有,也不过是操练士兵、发放军饷之类的寻常事。我在此定下规则,在陛下不在长安的这两个多月期间,除陛下圣旨外,不许一切军队调动之事,各卫兵马只得在当前军营内活动,不许外出。可允许一定程度的娱乐……还请三位李将军多上点心,做好工作。”

    李道宗与李靖李绩相视一眼,皆拱手道:

    “遵令!”

    从这一刻起,大唐所有的军队进入休眠状态。

    政务不能停,军务全都停!

    活动换防都不准!

    这波操作,只能用稳如老狗来形容。兄

    “房相。”

    徐风雷笑道,

    “昨天请你做了未来两个月的规划,还请说说看?”

    “是。”

    房玄龄出列,朗声道,

    “方才监国也说了,朝廷政务一切照常运转,不得有误。”

    “因陛下不在宫中,故而取消大朝会,将小朝会改为十日一朝,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参会。”兄

    “政事堂议事照旧,由监国主持。”

    “每旬汇总政事,发急递往仁智宫,请陛下观览指正。”

    “……”

    房玄龄口若悬河,林林总总说了有十来条,听得徐风雷连连点头,露出满意之色。

    不愧是名相啊!事无巨细,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有他在,还用自己操心什么?

    可惜杜如晦自心病发作之后就一直在家养病,不再工作,否则他们房谋杜断一配合,李二就是出去旅游个一年半载的都没事啊!兄

    “房相说得好啊!”

    房玄龄话音刚落,徐风雷便拍手大赞道,

    “自今日起,一切规章,就如房相所言!”

    “好啦!没什么事的话,就散朝吧!”

    群臣一脸懵:“嗯???”

    等会儿,这就散朝了?

    脑子都还没转过弯来呢……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