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确实,古代的建筑材料就决定了,不能建造太高的建筑,否则承受不住高层的分量。 高层,一般都是塔之类的建筑,上头是不住人的。廌 面前,是两栋有点‘胖’的楼,看上去能住不少人。 “这一栋,都是初入学的小学生学习的地方,上下两层都是。” 阎立德介绍道, “后头那栋,下面是中学生,上面是大学生,还有教习老师休息的地方,后头那一栋,估计要闲置许久,毕竟今年才刚开始招生,距离升学还要许多年呢。” 徐风雷颔首。 “这样的布局很合理。” 他道,廌 “今年招生,有勋贵子弟,也有平民子弟,咱们都要招!人数不会少。” “全部加起来,是得需要专门配给一栋楼的教室了,后续升中学,要淘汰一半,升大学,还要再淘汰更多!若能大学毕业,我是想给他们直接参加科举的资格的!” “所以越往后,便越是大浪淘沙,留下的是少而美的精英。” 阎立本眼睛一亮。 “直接参加科举?是长孙公一直在张罗的科举考试么?” 他连道, “听说能参加科举并被选中的,会被授予进士衔,可以直接成为吏部候选官员!”廌 “世家大族们为了抢这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是抢破了头,各显神通,都把自家最优秀的子弟送往长安了呢!” 徐风雷略一皱眉。 “都是世家子弟?” 他疑惑道, “没有寒门子弟,亦或是普通百姓?” 阎立德撇了撇嘴。 “普通百姓,哪有这个学识?能认识几个字都算难得了,也就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有家学的,才能有学问。”廌 他应道, “寒门子弟……也难出贵子,除非真是天才,这样的天才显然是极少数。” “我估摸着啊,这回虽然名为科举考试选材,但还是世家子弟们的竞技场。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比以往的察举、推举要来的公平的。” “部尊,咱们学堂的学生要是真能毕业就参加科举?这可是国家选官啊!” 徐风雷嗤笑一声。 “重拾前隋科举制,本就是我向陛下提议的,我也是总负责人。” 他摆手道,廌 “长孙无忌只是我的副手而已。” “学堂本就是为了培养人才,学而优则仕、若学有所成不去报效国家,那学个什么?” “只要我学堂毕业的大学生足够优秀,我自会打通桥梁,让他们去跟那些勋贵豪门子弟同场竞技,参加科举考试。” “这一点,你们不用担心。” 唐朝的科举制度,终究还只是雏形,不像之后明清那样,有着一套完整的乡试、会试、殿试制度。 长孙无忌所忙活的,其实还是察举,以及接受下面人的推荐。 这就很难碰到乡野遗贤,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饭要一口一口吃嘛。廌 徐风雷此刻心里所想的,是要让大唐走一条和明清科举不同的升学路子…… “那估摸着会有更多的人为了入学资格抢破头……” 阎立德苦笑道, “近来时常有人来打听学堂的建设进度,其中不乏朝中大员。” “他们应该也是为了家里的孩子……说到这个,部尊,属下有个不情之请……” 他看向徐风雷,目中带着几分企盼,又有一些不好意思。 “你想让你的儿子,也来学堂读书?”廌 徐风雷似笑非笑的道。 “对,对……” 阎立德低了低头,挠头嘿笑道, “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若是在家里,一定没出息。” “若能在学堂里琢一琢,或许还可用……” 阎立本亦是拱手道: “部尊,属下也恳请您,给我家孩子一个名额!”廌 瞧这两人为了工程灰头土脸的模样,徐风雷有心戏他们一戏。 “那可不成,要想入学,就得通过入学考试,除非你们也像鄂国公他们一样,对学堂建设捐了资,那才能让孩子免考入学。” 徐风雷故作正经的道, “否则谁的孩子都想塞进来,再多造十栋楼都不够!我也请不到那么多先生。” 两兄弟闻言,顿时苦了脸。 “部尊,您也知道,我俩俸禄不高,平时也没什么外财,这……” “要不立本,你受累,多作点画,去长安卖一卖,你的画好,能卖得上价,老哥我就不行了……”廌 “只能如此了……” 两人苦哈哈的盘算了起来,惹得徐风雷大笑。 “得了得了,说得立本都要卖艺了!” 他挥手道, “不逗你俩了!换作别人,我不会给这个面子。” “但你俩这么辛苦的建设学堂,我都看在眼里!你俩的孩子,自可免试入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