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皇族才排第三?对世家要温水煮青蛙!-《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第(2/3)页

    他道,

    “这帮人一但抱团,其力量绝对可以对抗朝廷!”

    “陛下,您应该晓得隋朝灭亡的起因是什么吧?”

    李世民神色一凛。

    这他当然知道。

    是因为世家大族不满隋炀帝的滥征乱罚,以杨玄感为开头,直接造反,士族纷纷响应,战火席卷天下,最终造成了隋朝的灭亡!

    李氏也出自大族,自然知道这些大族几百年积累的底蕴,有多么深厚!

    一家还好,若是联合起来……绝对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即便是皇族都难以硬抗!

    “所以,咱们能做的,只能是温水煮青蛙。”

    徐风雷又道,

    “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削弱他们,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然被煮熟,再无能力反抗,只能成为一盘菜了。”

    李世民眉头一挑。

    “细说。”他压低了声音。

    南书房内无人值守,正适合‘密谋’。

    “敢问陛下,士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徐风雷问道。

    李世民略一思索,应道:

    “人才?钱财?资产?”

    徐风雷摇头。

    “不是,不是,都不是。”

    他道,

    “这些的确是优势,也很重要,但不是最核心的。”

    “最核心的,是知识,是文化水平!”

    “想要当官,起码得有点文化,能看得明白那些经典书籍吧?最最基本的,得识字吧?”

    “如果连字都不认识,那是绝对没有资格当官,去治理一方的!”

    “所以,普通老百姓就与当官无缘了,反而那些士族子弟,呱呱落地就有人教他们学文识字,只要不是太蠢,都能有个还算过得去的文化水平。”

    “这,便有了当官的资格。”

    李世民神色认真,全神贯注的倾听着。

    徐风雷继续道:

    “这么一来,广大的百姓之中,能选官的极少;而人数较少的那些家族之中,能选官的却极多。”

    “这也就造成了,朝廷只能从士族子弟中选官,让他们去帮忙治理天下,这也就是陛下觉得难听的‘与士大夫共天下’。”

    “难听归难听,但这却是事实,而且是短期内不可更改的事实。”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士族的影响,要到唐末才会逐渐消失,其中关键点,自然就是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发动暴乱,给这帮家伙全咔擦了……

    “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入手。”

    徐风雷道,

    “首先,要提高老百姓的识字率,特别是孩童的识字率!因为孩子学东西总是最快的,只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催化出一大批有学识的青年来。”

    “可想要得到教育,代价是很昂贵的,那些私塾,可不是普通农民孩子能上的,故而,我提议——大唐应该开办公学。”

    李世民瞳孔一缩。

    “公学?”

    他问道,

    “你的意思,是由朝廷设立学校,让普通孩童去上学?”

    徐风雷笃定的点了点头。

    “对。”

    他道,

    “公学,可以把我那即将开学的‘长安学堂’当做模板,在各道、府、州设立,”

    “由朝廷拨款,征集教师,去提高孩童的文化水平,这样,只需十几年,大唐百姓的平均文化程度就提上去了。”

    “当知识不再被垄断,世家大族的优势自然也就慢慢减少了,或许他们还能通过优质的教育保持领先,但毕竟基数太小,总有一天会被基础庞大的百姓子弟超越。”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

    “拨款,又见拨款……”

    他无奈道,

    “你想的倒是容易,若真按照你说的来,朝廷不知道又要增加多少开支。”

    “要不你来拨?”

    徐风雷听到这话,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可以。”

    他道,

    “朝廷有困难,我可施以援手,给予资金支持。”

    “未来几年,风雷钱庄的利润应该会非常可观,当然,陛下的分红是肯定不能掏出来的,我,则不介意拿我自己的分红来补贴公学。”

    李世民神色微微有些尴尬。

    “你这说得……好像朕一毛不拔似的。”

    他道,

    “你一个做臣子的都能出这个钱,朕自然也不会吝啬!”

    “公学的事,朕看可以,不过,这只能是个规划,得慢慢来……现在贸然就建设,教习的老师也无处筹措。”

    徐风雷微微一笑。

    他就知道,自己那样说,李二一定不会厚着脸皮让自己出全额。

    “是得慢慢来,这是三十年、五十年、乃至百年大计!”
    第(2/3)页